6月19日,南京保利大劇院迎來首場商演。在演出開始前,舉行了一場意義非凡的點燈儀式。
雖然只能有30%的上座率,但可以感受到100%的堅守與熱情。重新出發,劇院的“光”依舊璀璨綻放,南京演出市場正加速復蘇。
從300公里外運來的12000支黃澄澄的麥穗,由30名工作人員純手工包裝超6小時,放在了劇場的臺階上、觀眾席的座位上——因為當麥浪翻滾的時候,是白鹿原上最美的時刻。闊別148天之后,南京保利大劇院在庚子年呈現的第一部話劇,是陜西人藝版話劇《白鹿原》。
在陜西方言里,當到了點燈的重大時刻,人們就會用高亢遼闊的聲音大喊一聲:“就掌燈!”6月19日,陜西人藝版話劇《白鹿原》拉開南京保利大劇院復工大幕。在演出開始前,500多名觀眾點燃手中的燈,一起高喊:“就掌燈!”
劇院重新亮燈,點亮的是疫情防控形勢下的劇院之光,是重燃演出行業的希望之火。
“7輛9米6的卡車,100多名演員,我也在考慮要不要冒這個險?但是,這里是南京,我們一定要來。”陜西人民藝術劇院院長李宣談起這次演出,再三表達感動與感謝:“陜西人藝和南京這個城市緣分很深,希望我們的演出能為南京文化市場點亮一盞藝術的光,為困難中依然堅持的人點亮夢想的燈。”
話劇《白鹿原》點亮了劇院之光,也拉開了2020·南京戲劇節的大幕。在南京劇迷的心中,南京戲劇節是與精品畫等號的。雖然已進入2020年下半年,但本屆南京戲劇節“不減量”,近40部優秀舞臺演出作品在6月至12月陸續上演。
隨著劇院恢復開放,各種精品劇目紛紛以“滿弓”狀態登臺獻演——
“我是一只鴿子,經常順著武漢的那條江一直飛,飛到一個叫做南京的地方……”7月7日,2020南京文化藝術節重點劇目、南京市話劇團打造的抗疫題材話劇《飛向春天的鴿子》在江蘇大劇院首演大獲成功,新穎、真實、生動、溫暖,讓觀眾贊不絕口。
“凄美絕唱云天外,情深化作彩蝶來……”7月16日,南京市越劇團創排的越劇青春版《梁?!吩诶笾Υ髣≡菏籽?。大幕開啟之時,舞臺上,簡單幾筆,勾勒出山河日落,古道長亭,將戲曲的寫意與虛擬之美呈現出來?!读鹤!肥窃絼∥枧_上的經典,但市越劇團上一次演《梁?!愤€是上世紀60年代。95后青年演員的動人表演,讓臺下的觀眾和越劇老藝術家們看到了經典劇目的青春傳承。
“來的都是回頭客,個個談吐文明有修養。都說茶坊是個小社會,笑看市井眾生相……”伴隨著一段悠揚的江南評彈,舞臺上妙趣橫生、意味深長的一幕幕故事如夢似幻。7月17日,江蘇省演藝集團話劇院創排的“茶樓系列”第三部話劇《開心茶樓》在江南劇院首演。
除了南京戲劇節的回歸,2020南京文化藝術節也正在火熱進行中。多臺重點劇目陸續呈現給南京觀眾,它們一起充盈豐富南京整體文化形象,為南京建設“創新名城、美麗古都”貢獻文化力量。
助力南京演出市場復蘇,必須拿出“爆款”和“拳頭產品”。在南京戲劇節發布會上,當記者問今年哪些劇目最值得期待時,藍色天際文化傳媒總經理吳瑋瑋一口氣報了20多部劇目——由東野圭吾作品改編的《新參者》《虛無的十字架》、音樂劇《我的遺愿清單》、孟京輝導演的《琥珀》《戀愛的犀?!?、央華連臺戲劇《雷雨》《雷雨后》、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《東方快車謀殺案》《12個人》……每當吳瑋瑋推薦一個劇目,李宣就在一旁頻頻點頭,“感覺當下全國最火、最受市場歡迎的高質量舞臺劇全來南京了。”
7月22日上午10點,2020·南京戲劇節“青年單元”演出、歷史喜劇《春秋殺》開票。戲劇迷張可前一晚就定好了鬧鐘,提前5分鐘開始緊張地刷新購票頁面,“一定要搶到票!”
劇院恢復開放以來,“開票即被秒光”的情況屢屢發生。因疫情防控規定,劇院暫時只能開放30%的座位。30%背后,是觀眾100%的掌聲和熱情。一場又一場演出成為“爆款”,一票難求。
話劇《白鹿原》,原本計劃演兩場,因觀眾呼聲太高,又緊急加演一場。話劇《飛向春天的鴿子》7月18日、19日開啟二輪演出,8月下旬還將再度上演。
南京市演藝集團的一位工作人員印象最深的是上個月越劇傳承版《桃花扇》在南京保利大劇院的首演,她遇見了苦等兩個小時的戲迷。這場演出由南京市越劇團優秀青年演員吉飛、章琪擔綱主演,精彩演繹絲毫不輸她們的老師王君安、陶琪。因為這是一場致敬“逆行者”的公益演出,絕大多數門票贈予了抗疫醫護人員,有位未能買到票的鐵桿戲迷,在劇場門口苦等了兩個小時,只希望能撿漏買一張首演門票。
在南京,觀眾有多熱愛劇場、戲劇,從這點點滴滴便可窺知。
互聯網時代,人們休閑娛樂的方式越來越多,為什么南京觀眾依然求“戲”若渴?疫情防控期間,線上直播、互動演出等形式涌現,但走進劇院,仍是觀眾最大的心愿。
“很多觀眾反映,云劇場、在線直播并不能完全滿足他們對文藝演出的需求。”江蘇大劇院相關負責人表示。而從演出結束后觀眾反饋可以看出,疫情造成的“暫停”,30%上座率隔開的距離,并沒有降低觀眾對舞臺演出的熱情,“重新回到劇場,無論是演員還是觀眾,都是非常真摯的。”這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體驗,是一種不可替代的交流。在現場,臺上臺下更能深度共鳴,才能“必有回響”。
為什么演出市場能有那么多“爆款”?讓如此多的觀眾為了搶票煞費苦心?這背后,離不開創作者的不懈努力。
記者發現,80后、90后甚至是00后觀眾,逐漸成為文藝演出市場的新生力量。在創作劇目時,主創團隊捕捉到了年輕受眾的興趣點和審美情趣。
上周首演的越劇青春版《梁?!?,現場觀眾中,新老越劇戲迷各占一半,其中不乏00后。老戲迷感嘆,這出戲將最具南越特色的流派唱腔原汁原味地傳承再現了;年輕觀眾則對充滿時尚、青春氣息的導演手法、故事情節、舞臺、服裝、音樂贊嘆不已。南京市演藝集團副總經理、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楊慶錦說:“為了讓幾十年前的劇目在今天依然能受到年輕人喜愛,創作上要求一定要符合當下,特別是年輕人的那種欣賞習慣和喜好。所以很多的情緒表達,包括整臺戲的節奏,還有舞臺樣式,既傳承了傳統,也更符合當下的審美。”
演出市場復蘇在加速。6月28日,2020年第二批次南京市文旅消費政府補貼劇目公布,原創話劇《朝天宮下》、楊麗萍作品·舞蹈劇場《十面埋伏》、音樂劇《西廂》等42部劇目獲得補貼。
南京文旅消費智能綜合服務平臺負責人龔龑龑介紹,自2月以來,南京市文旅局出臺了一批應對疫情扶持演出企業的政策。例如對于已經獲得補貼但未演出的劇目,一直在進行延期或取消的狀態跟蹤;對于已經演出結束的劇目,平臺努力協助加快劇目結算的進度。為了加快南京文化演出市場復蘇,6月,南京市文旅局展開了2020年度第二批文旅消費政府補貼劇目的評審工作。
《白鹿原》就是2019年申請成功的文旅消費政府補貼劇目,雖然因為疫情防控延期到6月才演出,但補貼沒有變。“《白鹿原》票價分為7檔,最便宜的100元,最貴的880元。我與妻子購買的是480元一張的門票。”戲劇愛好者張先生表示,《白鹿原》是2020年第一批次南京市文旅消費政府補貼劇目,“這場演出購票享20%的政府補貼,比原價便宜不少。”
在第二批補貼劇目評審現場,來自江蘇大劇院、南京保利大劇院、南京藍色天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、太陽宮劇場、南京市京劇團、南京市雜技團、愛樂匯等劇院和演出機構負責人紛紛到場,大力推薦各自的演出劇目,這是以往從沒有過的。“和往期評審最大的不同是,增加了演出推介環節,此舉讓申報機構對劇目的賣點更了解,能夠讓評審在選擇藝術性的基礎上,兼顧市場需求;參與評審的專家領域更多元,從多種角度去選擇更優秀的劇目,讓南京市民在豐富文化生活的時候能有更多選擇。”龔龑龑說。
市民購票時可直接享受政府補貼后的票價,享受實實在在的優惠。“這次部分劇目的補貼比例高達50%,大大緩解了我們的文藝預算壓力,并且劇目清單里有不少特別喜歡的劇目,演出時間跨度長,可以保證未來幾個月每個月都有好戲可看。”戲劇迷余斌說。
南京市京劇團申報的《異彩綻放——青年演員折子戲專場》入選第二批次文旅消費政府補貼劇目,補貼比例為30%。相關負責人表示:“這對我們來說也是重大利好。通過票價補貼的形式,不但能吸引更多的南京戲迷走進劇院觀劇,也給了團里青年演員一個更大的舞臺去展示自己。”
來源:南報融媒體 記者:邢虹 翟羽